丝路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民国文匪 > 第三百一十五章,准备

第三百一十五章,准备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建设计划可能还要再拖后一点。如果重庆那边路子走不通,那就直接在武汉再建设一个二厂。

    按照两个人的计划,送走了范旭东之后,李谦便准备和重庆那边拉拉关系了。不久之后, 李谦就准备去一趟重庆,好参加重庆大学的正式成立仪式。四川军阀刘湘要搞搞德政,准备建立一个重庆大学,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好些年了。如今重庆大学也准备得差不多了,就要正式成立了。刘湘亲自担任了这所大学的校长,在成立仪式上他当然要拉个在学界分量比较重的人去撑撑门面。除此之外刘湘还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通过李谦的关系,给自己的兵工厂购置一些机械,并引进一些价廉物美的武器技术。

    说起来,也许是因为吃不到海关税,但是又必须要建军队,还要面临来自常凯申的军事压力,反而更愿意自己搞点建设。大一点的军阀,比如说阎老西什么的,自己建设的太原兵工厂,到这个时候甚至都能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150毫米口径的重炮并完全自制75口径的山炮和82口径的迫击炮。

    而在常凯申直接控制的地区,原本的上海兵工厂早就不能和我大清时候的江南制造总局相比了。江南制造总局那会儿,我大清可以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305口径的要塞炮,150口径的后装速射炮。到了北洋的时候,305口径的要塞炮就不要想了,但是150口径的速射炮还是能生产的。然后常凯申就来了,然后就造不如买了,反正有出海口,有海关收入,还要自己造大炮干什么?

    结果上海兵工厂,就连75口径的山炮都造不了了,基本功能就剩下修步枪,造子弹了。不仅仅是上海兵工厂,汉阳兵工厂也是一样,自从落入了KMT的手中之后,就再也造不出大炮了。

    到了1931年,918之后,沈阳兵工厂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后,阎老西的太原兵工厂,就成了全国唯一一家还能制造正儿八经的压制火炮的兵工厂了。

    刘湘呢,虽然在这方面比不上阎老西,但是也没有放松,他一开始自己筹钱建了一个武器修理所,最开始的时候真是惨淡经营,工人只有七八十个,能干的事情只有修理步枪以及生产复装子弹。

    后来刘湘手下又进行了“技术突破”,将用来生产铜元的机器改装成了压制子弹壳的机器,刘湘的兵工厂才算是能自产子弹了。再后来四川的另一个军阀刘文辉花了两百万,购买了一批机器,结果在运输途中保密没做好,却被刘湘在半路上来了个 “此山是我开”,刘湘就又有了生产步枪和手榴弹的能力。

    128抗战之后,刘湘了解到在上海那边,有一些非常好用,而且还很容易生产,很便宜的好东西,顿时就上了心。然后他通过一些方式还搞到了一点样品,甚至还进行了仿制。只是因为技术不好,仿制出来的东西不太好用。于是刘湘咬了咬牙,准备把自己攒了好久才攒出来的一百五十多万块钱拿出来,看看能不能从人员到机器引进他一整套,好给自己手下完整的换一套装备。

    对刘湘的这个想法,你要问李谦支不支持,李谦当然是支持的。刘湘虽然也参与了围剿红军(针对川陕根据地以及在长征途中的拦截行动),但是兵工厂这东西建成是要时间的,这座兵工厂生产的东西肯定是赶不上这些事情了。而在抗日战争中,装备几乎最差的川军却战斗得格外的坚定,因而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。能够改善一下他们的装备水平,也不是一件坏事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